一、前言
打開電視、報紙等大眾傳播媒介,相信你不難看到一張張的美女圖,尤其是當今的瘦
身廣告真是不勝枚舉,再再地強調“瘦”才是“美”的象徵,這樣的宣傳對我們這些已成
年者都已經相當吸引了,更何況是正在發育的青少年,他們是如何看待這樣的訊息呢?
青少年正直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育,換言之,是人生的第二成長高峰,如果在這個時
候因為過度擔心自己的身材,進而產生過度的飲食節制或暴食等狀況,對他們都是相當大
的影響,不僅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態,同時也影響心理的健康。有一調查報告指出每10名國
中生終究有四位是過瘦的,其中因素包含本身的身體狀況、遺傳、經濟因素等,但不可忽
視的一個是想要“維持苗條”的因素在其中,殊不知青春期體重會有明顯的變化是正常的
,尤其是女性的皮下脂肪變厚導致體重上升。報導同時也指出這些瘦瘦的小孩多半是不健
康也不快樂的。
以下是我們小組針對飲食性疾患做簡單的報告,從種類與診斷、參考數據、成因、徵
兆、輔導策略、社區資源來看,當我們進入國中校園,你遇到疑似飲食疾患的學生,你可
以如何處理,我們將一一地來介紹,協助你可以學習初步的判斷,進而配合醫療制度,最
後思考自己可在輔導工作介入的地方。
二、定義
(一)定義︰心因性厭食症,其基本特質是患者拒絕維持最低的正常體重,強烈害怕體重
增加,及針對自己身材及體形大小有顯著知覺障礙;心因性暴食症,其基本
特質一是暴食,如不斷的吃一直到自己受不了為止,一是為避免體重增加所
採取的不當補償方法,如催吐、灌腸、吃瀉藥等。
(二)診斷:可依照DSM-IV在飲食疾患上的診斷特質來判斷。
a. 心因性厭食症︰可從下面幾項特質來做初步的判斷。
1. 體重相對於其年齡和身高而言是低於最低正常水準的,兒童或青少年則是
沒有增加預期應增加的體重。
2. 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胖,即使體重下降仍不能消除此害怕。
3. 對自己的體重及身材過度看重,甚至有扭曲的現象,嚴重影響其自尊心。
4. 生理功能失調,女性則是因為動情激素減少導致無月經症,男性則是睪丸
激素質降低。
5. 缺乏病識感,通常由家人或周遭的人發現送醫。
b. 心因性暴食症︰可從下面幾項特質來做初步的判斷。
1. 通常在兩小時內吃下的食物量絕對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情境下所能吃下的
食物量。
2. 缺乏自我控制感,但並非完全無法控制,如有人突然的出現則會停止吃的
行為。
3. 重複使用不當的補償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
4. 不當的補償行為每週至少兩次而且持續三個月以上。
5. 對自我的體重及身材過度看重影響其自尊。
三、參考數據
各種數據 |
數字呈現 |
1.男女比 |
1:20 |
2.死亡率 |
10% |
3.文化差異 |
已開發國家出現率高,如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日本、紐西蘭、南非等。 |
4.發生率 |
0.5% |
以上是主要四種頗具代表性的數據,下面則是以文字的方式來說明其原因,第一是男
女比是1:20,也就是患有飲食性疾患多數是女性,從社會期待的角度來看,女性被塑造為
“瘦即是美”的形象,使女生在自我意向的部份比較不容易產生認同,容易受到外在的評
價影響。
在死亡率的方面則是高達百分之十,主要是這並非單一影響的病症,而是全身器官的
牽連,像是電解質失去平衡、白血球減少、高血膽固醇症、腎上腺皮質亢進及神經內分泌
異常等。
在文化差異上以已開發的國家為主要發生地區,這類型的國家共同的現象的強調身材
苗條即是美麗的必要條件,使得近二十年來飲食疾患不斷地在成長中。
厭食症的發生率約0.5%,85%於13-20歲第一次發病。約1-4%的年輕女性有暴食症,厭
食症患者事實上仍有食慾,只是因情緒上的問題而不吃東西,約50%的厭食症者後來變得暴
食,而20%的暴食症者一開始是厭食。暴食症者不像厭食症者,他是可以維持在正常標準體
重之上,而暴食症者常否認並隱瞞其症狀及治療的需要性,故事實上更難察覺。
四、容易發展出飲食疾患的因素
(一)個人因素
1.自主能力的問題
有些學者認為容易罹患此疾患,和自主以及掌控自己身體的困難有關,這些學
者形容這樣的困難為「個人的無能力感」。對傾向發展飲食疾患的人來說,面對這
樣的無能感,她的身體便成為自主、控制與認同的象徵來源,接著,她可能將苗條
曲線解為獨特性的徵兆,而將減重和杜絕食物視為自我控制的象徵。
2.自尊的缺失
人們會建構一些有關自己的信念和形象,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概念」。個人接
受自我概念的程度就是「自尊」。自尊特別低的人,在生命中決定性的重要時期,
可能會轉向外表取向的標準,以提高虛假的自我價值感。可悲的是,節食的努力不
僅無法釐清問題,也不能長久地提昇自我價值。
3.完美主義和自我控制的驅力
完美主義在有飲食疾患者中是很常見的。很多因而受苦的人嘗試迫使自己更努
力去達到完美,以消除她們內在的無能感。令人訝異的是,完美主義實際上更增強
了無能的感覺,讓她再一次體驗失敗。每一次基於求完美的驅力,設定了不實際的
高期待,就又加強了自己無能的感受,因為她設定的標準通常是不可能達到的。
4.害怕成熟:
飲食疾患經常發生在正經歷許多改變(性、生理、情緒)的階段中的青少年。
由兒童期過渡到青少年期,會出現許多改變,而再一次,當他由青少年轉變為成人
時,改變又會伴隨而來。有些人就是沒有辦法因應這些改變,而這些階段通常都伴
隨體重上升而這可能是誘發因素。青春期早期,以及年輕時期「過重」的傾向,都
較易於發展出飲食疾患。
害怕成熟以及害怕成熟所需漸增性獨立,可能會讓人想辦法去處理或逃避這些
害怕。在青少年時期發展出飲食疾患的人常常像是「卡在童年」,而且沒有得到能
幫助她們發展出成人思想的鼓勵。取而代之的,是她們常以極端的方式,像小孩子
般地思考(好或壞,全有或全無)。她們視自己不是瘦就是胖,看不到屬於健康體
重的中間地帶。這種二分法的思考方式,惡化了飲食疾患。
5.神經傳導物質及荷爾蒙的失調
(二)家庭因素
有些人傾向於把飲食疾患的責任,歸咎不良的家庭溝通和關係,但事實上,究竟
是飲食疾患是因家庭溝通不良而造成的,還是飲食疾患造成了家庭的一些問題,是很
難界定的。
某些特質已被確認可能使個人傾向於形成飲食疾患,包含了以下幾項:
*家中缺乏處理衝突的方法。
*父母過渡保護。
*僵化、不變的教條,拒絕妥協。
*世代間的界限模糊(例如:女兒承擔了許多通常是和母親相關的角色)。
*父母的高期待。
*有憂鬱或酒癮的家族史。
*有被性虐待或身體虐待的經驗。
重要的事,要注意單是家庭問題本身並不會產生厭食症或暴食症,家庭狀況導致
個人形成飲食疾患的說法,解釋得太過簡單,也並不公平。將厭食症和暴食症視為多
面向疾患的重要性應該被重視。
(三)社會因素
1.要求瘦的社會壓力
來自當代西方的社會文化,明確地傳達出女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要看起來
有吸引力,傳播媒體維持並加強了這樣的看法。女人的吸引力也和她維持年輕貌
美的能力連結在一起,特別是維持像青春期前少女的體態。
2.女性角色的轉變
現今的女性被一些她們們應該要成為女超人的訊息所轟炸,除了要維持完美
的身材外,還必須有完美的事業、完美的婚姻,且必須是完美的母親。在嘗試「
擁有這一切」的壓力下,很多女性會覺得她們的生活失控了。體重有時會被視為
在生活上她們可以堅持自我掌控的領域。
而讓這個狀況更惡化的是,大多數的女性都運動的事實,且通常不是為了身
體健康而運動,而是為了控制體重。而現代的文化裡,健康實際上並非節食和運
動最根本的目的,美麗才是,健康的顧慮只是為這些行為賦予正當的理由。
3.對肥胖的偏見
有偏見地反對肥胖,是少數社會仍認可的偏見之一。如果我們想要瞭解飲食
疾患,必須對社會所加諸肥胖的標籤有所瞭解:
「肥胖的人比不肥胖的人吃的多」
「肥胖的人比不胖的人有更多的心理問題」
「長期以節食作為治療的方法是成功的」
而根據許多研究顯示,上述的偏見不但沒有根據,甚至可能與事實剛好相反。
五、飲食疾患徵兆
|
厭食症 |
暴食症 |
生理 |
*體重突然不正常地減輕15%以上並找不出疾病原因。 *月經不規則,甚至沒有月經。 *婦女的臉毛或體毛增加。 *皮膚發黃、乾燥,或蒼白。 *貧血、骨質流失、關節腫脹。 *低血壓、心跳變慢、冷敏感。 *指甲和頭髮脆弱。 *心率不整、便秘。 *鉀含量過低。 *嚴重者會導致個人地死亡。 |
*由於經常嘔吐,胃酸造成牙齒琺瑯質受損,蛀牙,或牙齦的問題。 *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死亡率5-20% *電解質失調:疲倦、肌肉無力、肌肉痙攣、激躁。 *經常有一些腸胃的不適:腹脹、飽滿感。 *反覆的嘔吐造成食道或喉頭的疼痛性發炎,並且可能令食道的表面裂傷。 *瀉劑的濫用,會造成胃部的不適、絞痛及經常性便秘。 *腸壁因為沒有機會吸收脂肪、蛋白質及鈣離子,身體更加虛弱。 *身體較腫脹,因為瀉劑或利尿劑的使用,常造成體液流失及反彈的體液滯留現象,使得個案看起來較腫脹。 |
心理 |
*扭曲自己身體的形象-即使體重遠低於正常值很多,仍自覺太胖。 *強烈地害怕增加體重。 *沮喪、情緒化、缺乏耐性、不喜與人交談、交往。 *易怒。 *變得孤獨。 *憂慮、焦慮,時常懷疑自己太胖。 *會有自殺的念頭。 |
*往往在大量進食後,會有羞愧、罪惡的感覺。 *過度重視身體的比例和食物的攝取。 *憂鬱。 |
行為 |
*吃東西吃的極少,而且在體重大量減輕時仍然節食。 *強迫性運動。 *經常服用藥房買的減肥藥或瀉藥。 *衣著不整、衛生不佳。 |
*會無法控制地、定期地(約每週二次)暴飲暴食。 *每日吃得太多,大約一日二千至四 *經常吃得太多,然後偷偷跑去嘔 *待在浴室的時間極長,尤其在飯後。 *有經常嘔吐(眼睛充血)或服用瀉藥、利尿劑(暈眩)的徵兆。 *強迫性運動。 *會因暴食感到慚愧,所以會盡量去隱藏這陋習。 *約有三分之一的暴食患者,過去曾有厭食症。 |
※【另類分類】--有些學者把飲食疾患的患者分成三類。
(一)第一類是「精神官能層次」的患者。
這種患者的心理成熟,但敏感、挑剔,有完美主義傾向,吹毛求疵,很在意
自己的身材,幾乎把精力都放在這裡,因此飲食控制得很差。這類患者比較
好治療,甚至有與醫療人員經過十次的治療即獲得改善的。患者很可能只是
被一個想法困住,對於飲食及身材有錯誤的概念,因此經過衛生教育、上一
些課後即可改善。
(二)第二類是「憂鬱性人格層次」(不是憂鬱症)的患者。
這類患者的人格已固著於某些現象,悲觀、放不開、比第一類患者更深的人
格障礙,不相信自己的疾病可以好起來,每天對食物及對自己都沒有自信,
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對自己、未來及世界都顯得很悲觀。這類患者如果只以
鼓舞的方式,是不容易馬上改善的,治療必須較長的時間。
(三)第三類是「邊緣性人格層次」的患者。
這類患者人際關係不穩定,無法與人維持長期正向的關係,可能與一好朋友
友好了幾個月,又發生強烈衝突而無法相處(例如患者可能要求好友對他要
百分之百的好,如果有一點點不好或患者認為不夠 好,兩人就會發生衝突)
,越久,周圍的人可能就會越怕他,而更交不到朋友,因此患者會空虛不已
,甚至使用藥物、酗酒等,使性格變得較亂,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困難。 這類
患者最難治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很重要,且是治療的第一步必須要做的。
因為不容易與人建立關係,治療很難成功,但如果努力與患者維持正向關懷
,也有治療成功的案例,因此要有長期治療的打算,而且要個別治療,團體
治療很難成功(因為人際關係困難),也很可能在多年的支持性心理治療之
後,才能開始真正的治療。嚴重者必須住院治療。
這三類飲食疾患的患者,常與精神官能症、憂鬱症、邊緣性人格等的患
者症狀很像,不過第一類患者的人格尚健全,第二類患者的人格也還健全但
悲觀的個性不易改變,第三類患者則雖然不到精神病患者的程度,但人格已
經亂了,症狀與邊緣性人格疾病的患者很像,但較為短暫。
通常治療分為二大類,包括支持性及反省性的治療方式,針對不同的患
者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但對於生活較混亂(如第三類患者)的患者而言,
反省性的治療方式,患者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必須從支持性治療方式開始
,對其行為大多給予支持性的態度。
例如治療時,治療師問患者為何有此行為,患者可能很不合作的回答:
「怎麼樣,不行嗎?」此時治療師不會要求患者反省,反而可能會先支持的
說 :「很好,你肯用說的,而不是一直喝酒、吃東西來解決。」對於成年
的飲食疾患患者而言,比較可以用門診的方式進行治療(年紀較小的患者則
常需住院治療),因為成年人較能配合定期性的治療,知道定期治療的重要
性;較為嚴重的第三類患者才需要住院治療。
六、輔導與治療
普遍來說,患上飲食失調的人一般都會否認自己的飲食習慣有問題,所以很難令
他們接受治療。所以約百分之九十的這類病人是沒有接受治療的。下面我們將分為三
個層面,包括學校、家庭及醫院所能為飲食疾患者做的處置。
§學校方面§
(一) 預防階段
1.班及輔導~
目標:(1)建立學生正確的飲食觀
(2)建立良好的身體形象概念
(3)壓力與情緒的紓解與控制
(4)傳媒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5)對暴食、厭食症等飲食失調的了解及判別(強調若是自己有這些症狀,及
早治療是對自己較好的方式)
2.個別諮商~
由學生的資料或是導師提供對學生的了解及觀察資料,篩選可疑學生,進行
個別諮商了解學生的狀況。
步驟:(1)先與導師會談,了解老師觀察到學生的狀況為何
(2)與家長溝通學生在家中的狀況,以更確定學生是否有厭食症或是暴食症
的症狀。
諮商目標:(1)了解學生在飲食的習慣與觀念(厭食與暴食的診斷)
(2)確認學生在生理上的健康狀況
若是老師與學生會談過後,覺得學生可能患飲食上的疾患時,應與家長溝通要對
學生進行更進一步的處理,協商如何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3.團體諮商~
可以運用REBT的理論基礎及團體進行方式,設計有關探討自我概念的團體。
其目標在使學生從探索身體意象、觀念、想法,進而能自我肯定。
4.座談~
大型演講,包括屬於親職方面的教育及針對學生、一般教師的教育。可結合
社區中的有關單位,例如:精神醫療單位、心理衛生機構等。
親職教育目標:(1)對於健康飲食有正確的概念。例如:可邀請醫院的營養師來講
習「吃出健康吃出美」。
針對一般教師的座談目標:(1)讓老師認識基本的病理
(2)了解判斷飲食性疾患病徵的指標
5.主題輔導週~
在輔導室的學期工作計畫中排定有關“生理與心理健康”週,班級輔導或是
大型講座可配合此週來進行。亦可針對普通教師實施教育或是製作宣傳手冊。
(二)發現疑似案例的處置階段
若是由學校教師或是同學發現有學生的身體狀況疑似患有飲食性疾患,學校
方面可由導師或是輔導老師通報學生家長,告知學生目前的身體狀況,並依病情
而定適時送醫。
(三)治療階段
(1)導師及輔導老師:若是學生的病情嚴重至需要住院者,則學校教師需要做的事
情是─隨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了解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狀況。
(2)輔導室:輔導室可以做的工作包括提供家長或是導師諮詢及個別諮商。因此輔
導老師必須對治療的過程、家長應有的態度有初步的認識及了解,以利提供導
師或是家長所需的資訊。若是學生能按照平時來學校上課,則輔導室必須對此
學生實施個別諮商,其目標如下:
a.發現致病的主要原因
b.解決或降低生活壓力,學習因應壓力的方式
c.讓學生情緒適當宣洩及給予支持
d.增進社交技巧的技能
e.提高其自信與自尊
另外,由於此患者可能會有憂鬱,甚至自殺的念頭,輔導老師必須特別注意。
§家庭方面§
下面是針對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疑似飲食疾患的症狀時可做的處置。
1.以下是家長在處理上及與孩子溝通上要注意的事情:
(1)仔細觀察並紀錄孩子在家中的行為及異常的訊號,例如:孩子破壞了家中的規則
,這可能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在家常穿寬鬆的衣服;深居簡出,行事不欲人知
;家中浴室常有嘔吐的痕跡;在浴室中待很久。
(2)夫妻雙方須先溝通,取得一致的意見,意即雙方都要同意且堅定讓孩子尋求醫生
的協助是必要的辦法。
(3)找一個適當的時機與孩子談話,坦白的告訴孩子你所看到的一切,而且也因為對
孩子的關心,所以無法忽視自己觀察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例如:「我聽到你吃
完飯之後吐了」。不要用不具體或是不著邊際的描述來說,例如:「你好像每個
晚上都在浴室待好久」。
(4)事先先想好應如何以最有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關切,雖對孩子明說,但是並不指
責或是責怪。並將自己的感受、你看到他態度與行為的改變、你所擔心的事,一
五一十的告訴孩子。因為用自己的觀點來陳述,例如:「我擔心…」或「我注意
到…」,會降低指控的可能,例如:「你傷害自己和大家」或「你到底怎麼回事?」
(5)不要去評斷孩子的感覺,例如:「這麼折磨自己,你一定很不快樂」,因為如果
父母為孩子的感受貼上標籤,或是指責怪罪他的飲食失調讓一家人活受罪,如此
會讓孩子更加覺得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
(6)將想讓孩子接受治療解釋為「讓醫生做身體檢查」,而不需叨叨絮絮的談他飲食
習慣或體重。並讓孩子知道因為你關心他,因此堅持要他去看醫生。
2.同時家長也必須要具備一些對此類疾患的初步認識。如以下說明:
(1)治療厭食症最大的困難在於患者通常缺乏治療動機,即使家人、親友都煩惱不已
,患者仍然覺得自己一切如常且通常抵死不承認自己有身體或是心理有問題。
(2)厭食症在絕食狀態時,神經、新陳代謝與荷爾蒙的改變,會干擾他正常的思考與
情緒,所以不能寄望他在此絕食狀態時,能承認自己需要立即看醫生。
§醫院方面§
醫院主要針對飲食疾患者可做的部分著重於治療及追蹤方面。
(一)治療階段
飲食失調症的治療,包括生理上與心理上的治療,社區中的精神醫療單位、
心理衛生機構等度多會提供完整的治療程序。治療的方式很多,例如住院治療、
行為治療、認識治療法、團體治療、家庭治療等。
(1)住院治療法
住院治療對於這類病患是很重要的。患者的體重會不斷的下降,而送醫予以
靜脈注射可以幫助他們維持生命。首要的目標是提供營養支持,幫助病患增加體
重,但需要提醒家人的是,把焦點放在患者每天攝取了多少熱量,而非體重增加
了多少,所以必須紀錄每天的飲食。
(2)行為治療法
行為治療是把患者隔離,利用用餐時間制讓患者有規律地進食,若患者的體
重增加,可以以看電視、寫信、出外散步等作為獎勵。
(3)認識治療法
父母需鼓勵子女探索社會標準對自然美的看法,使他們明白過重或過輕都是
不健康的;教導子女怎樣保持正常的體重,避免用節食或嘔吐的方式來減輕重量
。認識治療法亦可使患者明白到均衡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自己控制體重,比極端
的節食健康及有效。
(4)團體治療
利用團體治療的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害羞、孤立、秘密的感覺,並能增加
現實感、培養社交技巧及溝通的能力。
(5)家庭治療
在家庭的環境中治療孩子為最有效的方式,家人對治療的參與與投入是十分
重要的。此家庭治療的方式可以建立健全的家庭支持系統。
a.家庭治療的對象並不限於患飲食失調症的人,而是整個家庭的成員;每個家庭都
會設定治療的目標,所有接受治療的成員都必須清楚這個目標,並對達成的方式
有一致的意見。例如家 人的初步目標之一,是轉移自己對飲食失調者吃東西的注
意力,盡量不要在用餐時過分干預、勸誘,而在非用餐時間提醒他自己所做過的
承諾。
b.學習另一種語言:緩飲食失調的人將「症狀」(無論是節食、激烈運動、或暴飲
暴食與吐瀉)當成了一種語言、在家庭中的溝通方式。這些症狀可能是說:「我
很痛苦……」、「我想控制生活,但不知從何下手」、「我想獨立」、或「我很
害怕……」。而家人對這些症狀所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大惑不解、管束、憤怒或
想控制。為了要改變這種語言,治療需鼓勵家裡的每個人用「說話」直接溝通。
這意味著孩子與家人都要學會以話語溝通情感。例如,父母不再連珠砲似地命令
患貪食症的子女不要暴飲暴食,而是說「廚房的食物不見了,我很難過。我不想
對你發脾氣,我想幫助你。」這類的話坦白地表示感受而不批評、責備。
、注重婚姻中的互相 扶持、協議,阻止父母將孩子捲入他們的不合之中。
(二)追蹤階段
治療的結束很少是截然分明、絕對到此為止。飲食失調患者的體重會回升至
可接受的程度,或二、三個月來不再大吃大喝,在患者治好那些症狀之後的數個
月,仍需繼續治療,努力解決自己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培養出解決問題的其他方
法,尋找不再以暴飲暴食-吐瀉之循環處理壓力情境的方式。治療會從每週一次
會談,減少至偶一為之的追蹤治療。追蹤治療結束後,仍可不時以電話聯絡。
由以上所述,在整個治療的目標大致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找到問題,設立目標。此時飲食失調者的身體狀況已有初步的改善:
厭食症患者體重不再下滑,漸有回升;暴食症、貪食症患者之暴飲暴食情形減
少。
第二階段,將重心轉移到妨礙孩子人格發展的心理問題,與未解決的家庭衝突。
必須找出家庭及生活上的壓力源,並學會其他面對壓力的處理方法。
第三階段,一旦孩子的飲食問題不再、家人有更好、更有效的共處後,需要每隔
數個月接受一次追蹤治療。
七 、結論
「飲食性疾患」雖然可能會在復發,但大部分的患者在經過治療過後都有相當程度
的改善。其中有較好的預後因素是:1.第一次發病時很年輕2.已經回復正常3.病前有較
好的學業及工作背景。較不好的預後因素是:1.男性2.暴食症併有厭食症者3.曾因此病
住院4.病態的個人及家庭5.為藥物濫用者(例如:酒精、煙毒)。總之,厭食與暴食都是
病態,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除了生活上須注意飲食之外,亦應保持適當的運動,萬
一發生飲食障礙的情形時,應請專科醫生診治才為良策。而此類飲食性疾患在目前競
爭壓力環境大且太過強調女性身材的社會中,或許在未來也會漸成為一種流行的文明
病,所以需要對此議題有更多的了解。而在學校教育的部分,是我們身為輔導工作者
的責任之一,增加對此疾患的了解及預防、輔導及治療的專業知能,是刻不容緩的事
情。
八、參考書目
1.
馬沙•加博
著 羅竹茜 譯 (1992)如何幫助子女控制體重 業強出版社 台北。
2.
陳慈恩
著 松得醫訊34期 第2-9頁 台北市立療養院出版
台北。
3.
孔繁鐘
編譯 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
合記圖書出版社 台北。
4.
http://www.uhealthy.com/chinese/
5.
http://psy.pmf.org.tw/pp6.htm
6.
http://www.hkhealthy.com/fitness/database-fitness/ART2507.html
授課老師:林杏足 網站建立日期:2000/03/16 網站更新日期:2003/07/15